109新线高速公路军庄特大桥正在紧张施工                              ■记者 张军/摄

        7月26日下午3点,北京建工土木公司国道109十工区作业面上,工人们拎着水杯“姗姗来迟”。对工区长田兴举而言,工人们并没有迟到,而是为了躲避高温侵扰。“这段时间天气炎热,我们将工人的作业时间向早晚延伸,中午让大家多休息会儿。”田兴举说。

        国道109新线高速项目全线位于门头沟区,起于西六环路军庄立交,向西经龙泉、军庄、妙峰山、王平、雁翅、斋堂、清水,终于北京市市界,与河北省张涿高速公路相接,全长约6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2019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底实现北京段主体工程完工,待河北省项目段完工后,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将实现竣工通车。

        入伏后,工程全线进入了高温施工周期。十工区虽然工区地处深山区,但是丝毫不影响太阳升温的眷顾。钢筋绑扎区内,距离一个刚刚完成骨架的混凝土梁还有1米左右的距离,能感觉到因为太阳照射而产生的热浪扑面而来。

        就在田兴举组织工人开始下午的工作时,位于七工区的中铁十局项目总工程师赵海清盯着加工区的监控屏幕,“虽然在山区作业,但是钢筋加工棚的温度还是很高,我们给工位配备了大功率电风扇给工人降温。”赵海清指着屏幕上的电扇说。

        虽然这两个工区的现场施工温度很高,还是让位于一工区的中铁一局项目生产副经理王懂伶很是羡慕,“我们工区在最外面,没有山区相对低温的眷顾,温度也是几个工区里最高的。其中两个特大桥,分别是军庄和陈家庄互通立交,由于桥体超大,我们对桥身结构采用如同面包切片一样的挂篮施工方式,将桥面切成若干片,每片的高度达到了11米,里面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这几日连续高温,工人在挂篮内部施工的环境温度很高。”王懂伶说。

室外钢模架经烈日暴晒,工人施工面临极大“烤”验                  ■记者 董一鸣/摄

工人们在烈日直晒的梁场内作业                                    ■记者 董一鸣/摄

焊工正在进行金属模板焊接操作                                    ■记者 董一鸣/摄

        在十工区作业面上,项目副总工郭宝君指着头顶的钢混组合梁说:“山区架桥没有任何遮挡,所有施工面全部暴露在太阳下,我们使用了这种钢混组合梁,身着厚重且不透气的焊接服的工人要在环境温度超过40℃的情况下作业,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保证工人安全,我们提前策划焊接顺序,确保所有焊接工作全部按照在早上或者下午5点以后,同时采用两人替代单人焊接操作,让大家相互有个照应。”郭宝君说。

        对赵海清而言,高温对工区工作影响很大。梁场正处于国道109的道路红线范围内,目前正在边拆除梁场边进行高架桥桥墩施工。“作为全线桥梁预制量最大的工区,更考验了我们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组织策划。由于现场构件多,大量钢筋在阳光照射下升温明显,同时混凝土预制梁加工后的水化热也能够提高空气中的温度,加之加工厂处于相对低洼的区域,更加剧了温度的升高。进入夏季,白天的地面温度长期保持在50℃左右,我们采取错开时间的方式,早上5点多就安排工人上工,中午让大家多休息错开高温时段,保证施工效率和人员安全。”赵海清说。

室内进行钢筋加工,能为钢筋工抵御部分炎热                        ■记者 董一鸣/摄

工人“全副武装”进行钢筋焊接作业                                ■记者 董一鸣/摄

绿荫环绕下的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正加紧建设中                     ■记者 董一鸣/摄

        王懂伶看来,一工区最热的地方就是桥梁结构施工,“内部环境十分闷热,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我们的现场安全巡视始终没有间断,同时在作业面安置了医疗箱,里面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一应俱全,只要工人感觉不适可以随用随取,同时现场绿豆汤等饮品也是随喝随有。“王懂伶说。为了保证内部绑扎钢筋的工人能够保持相对安全的环境,在每一片挂篮的顶部开孔位置配置了工业用大功率电风扇,直径80公分的扇叶一刻不停地向里面送风,给绑扎钢筋的工人降温。

        虽然面对高温高湿的挑战,但是国道109全线的建设者都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全力以赴保障项目按照既定目标完成所有施工任务。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项目是北京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省际通道,建成后不仅将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域高速公路网,还将实现太行山高速与北京市高速公路连通,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