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老工业城市发展新活力论坛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在京西地区发展论坛上,充分发挥既有产业资源优势,实现以“融 ”理念打造的城市更新产业发展方式成为论坛的热点之一。“重工业范儿”十足,这构成京西地区产业格局一大特点,更成为新时代京西地区城市更新的优势。

        北京北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袁钟楚认为,相比上世纪北京东部地区以推倒重建为主要方式的城市更新不同,京西地区更多是走利用既有设施更新改造的融合路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边兰春表示,城市更新走到如今已经从单纯解决物质层面上的改善,转变为从人与场所出发,聚焦通过多维度城市设计方法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需要实现活力复兴。这个转变为京西地区聚焦工业遗存开发为代表的城市更新带来机遇。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城融合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伟认为,京西地区要通过对工业遗迹的空间再造服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形成以产促城、以融通城、以合筑城的城市更新模式创新。

        袁钟楚认为,京西老工业区改造以重工业设施为主要对象改造为民用建筑难度很大,且没有成熟经验可循,边探索边改造拉长了改造周期。此外,更新改造类成本是推倒重建成本的1.5-2.5倍,资金回笼周期长。老工业区的替代产业大多属于“无中生有”、零基础起步,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资源要素、产业生态、人才团队、运营模式必须经过较长时间培育。产城融合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厂区向城区转变也存在一定挑战。

        全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城市更新分会秘书长夏子清表示,京西地区围绕产城融合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京西地区的独特性,其城市更新的内容复杂,特别是部分类型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平衡模式还需继续研究。此外,精细化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也要进一步健全。

        对于京西地区而言如何实现城市更新领域的弯道超车,多年来,政府和企业通过不断探索融合之路,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经验。

        在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看来,首钢园区的城市更新模式便是极好的案例。“首钢园区与冬奥会等大事件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对自身品牌形象的加持,同时借助百年首钢的文化导向提升园区厚重感,而以园区小街区密路网打造的城市生活的轻松氛围成为周边居民平日休闲的首选。”薄宏涛说。

        京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育海表示,“一线四矿”项目是京能集团深入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目前,京能集团已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融合互动场景、主题ip故事线,打造一站式寓教于乐的工矿艺术、矿井文化体验地,引领京西休闲新模式。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执行董事于海燕表示,产业园以琉璃的古法生产为核心内容,科研、生产、传承、文化四驾马车并驾齐驱、多业态模式运营,打造“活态”的非遗工业遗产,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传承和绿色发展兼顾的新路,成为北京工业遗产类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新范例。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达明表示,目前,首钢园聚焦科幻、互联网3.0、人工智能、航空航天4大重点产业,瞄准产业社区定位,打造体验式特色消费生态,园区已实现260余家企业(组织)入驻;高端商务 科技体验 特色文旅,形成北京城市微度假热点区域。同时园区落地元宇宙、无人驾驶等市级重点应用场景,并承办重大影响力活动,持续提升区域热度。

        聚焦单一项目和园区开展城市更新外,京西地区还打造了“全域型“城市更新模式,中交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向国表示,2021年9月中交投资同石景山区政府签订投资建设协议,成为本市首个社会资本统筹的片区型城市更新项目,将区域划分为六大更新业态,共90余个子项目,更新投资规模800亿元,形成了从模式设计、资源盘点、改造升级、产业导入、运营管理的生态闭环,实现政府与企业融合发展与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