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的多角度、多维度决定了产品的高度。”这句话就是荣获2022年度北人智能模范集体——高速折页机开发组的真实写照。2021年,为了加快科技创新速度,打造高端产品,京城机电所属北人智能决定研发新一代高速折页机,以便整体提升平版商业印刷机的生产效率。
在高速折页机这样的新领域“打擂台”,面对的都是技术指标高、研制难度大的“硬骨头”,为此北人智能组建了由北京市劳动模范路青带领的研发试制团队。团队以年轻人为主,老中青相结合,汇聚了各个业务板块的骨干,他们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将传统经验设计与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相结合,突破了折页滚筒、三角板等关键件技术,第二年就实现两台样机的销售。在客户现场验收时,速度稳定在每小时45000印以上,击败一同安装的合资机,搭建了高端折页机技术平台,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找寻问题根源“对症下药”
“研发要对最终的产品负责,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总经理的要求一直萦绕于高速折页机开发组每个人的心中。从立项到第一台样机交付,历时一年的淬炼,让他们不仅在技术层面得到提升,更是在认知层面得以升华:做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腰杆才更硬气。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团队成员根据市场反馈很快就确立了高速折页机的两大掣肘:高速度和高精度。经过分析,快速挥动的折页小车砍刀臂是制约折页机高速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的振动频率高,9公斤的“大体格”工作时间一久,相关部件就会受损,因此怎样给它“减重”就成了关键。在北人智能大力支持下,发挥产学研的优势,年轻的设计师们与院校合作,对3种可替代的材料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首次独立使用三维仿真技术进行运动受力分析,最终确定了一种高性能航空材料,并优化设计,使其自重减轻了50%以上。
而在高精度方面,纸张成型机构曲线的角度和一致性是走纸平稳的关键。传统的部套是分离设计的组合体形式,曲线复杂且不一致,增加了在加工和装配方面的难度,稍有不慎,设备在运转中就会出现纸张褶皱、破损问题。为此设计师赵爱平和郎超突破固有思维,通过三维建模、动态仿真进行整体结构优化,更是通过3d打印等新型加工手段攻克了难关。
为了保证零件和装配精度,北人智能购入了高精度的三坐标检测仪和检测异型件的光学扫描仪。青年质量师王超仅用两周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使用方法,并在实测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墙板同轴度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比软件直接得出的数据更加稳定准确。
一台好的设备离不开好的装配,调试师路青就是这样存在。多年的安调经验让他对新产品提出10多项合理化建议,并通过师徒结对,带领年轻人动脑又动手,为新产品量产保驾护航、积累经验。
客户反馈成产品“试金石”
除了硬性的指标参数,客户使用的真实感受才是企业产品真正的“试金石”。
朱燕滨作为现场为客户进行安装调试的负责人,首台新样机的安调让他终生难忘。到达现场之后,他才知道厂家同时还订购了一台同规格的竞争对手产品,与他们同时进行安装调试。这样的情景在他从业这么多年里罕见,所以他心里憋着一股气,“绝不能在外人面前丢北人的脸。”
6月的广州,天气潮湿闷热,一动手就会汗湿衣衫,朱燕滨一行4人根据客户“设备尽量早投入使用”的期盼,制定了详细的作业计划,不达目的绝不收工,每天8点进厂,有时到晚上10点才能回到住处休息。同时,因为这台样机增添了自动化套准等高配置,需要在现场协调四五家合作单位一起作业,增添了不少难度。即使这样,他们硬是把20天的工期缩短到了12天。而他们的竞争对手比他们多耗时一个礼拜。
后来,销售部接到了那位老客户打来的电话:“这次你们的产品性能太棒了,达到最高速依然很稳定,日产能从之前的每天500多令增加到了700令,效率提升30%,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设备。”随即,该客户又订购了一台。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平凡而纯粹的技术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被充分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才更有强大生命力。这也是北人智能多年来重视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北人智能每年研发投入占比接近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积极拓展产学研路径,与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其中“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更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1项自主知识产权得到申报;岗位分红激励和专项人才培养加速了科研人才的成长;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这些科技创新的举措促进了北人智能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研发实力稳步提升,被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