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时光列车”一经上线试运营,便得到了有地铁情结的乘客的广泛关注。

        从20世纪60年代到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北京地铁从战备需要“开”进了百姓生活。首都轨道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地铁线路越织越密,截至2023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突破800公里。8月8日,一列展现50余年“北京地铁史”的“时光列车”从古城车辆段开出,讲述轨道交通的旧回忆和新发展。

        古城车辆段是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的起点,有着“地铁摇篮”之称。8月8日上午,记者在这里看到了停靠的“时光列车”。列车由6节编组组成,一节车厢讲述一个时代的地铁故事,不同车厢也以地铁年代特色进行设计,各具特色。

     80 年代车厢的外表主图是东四十条站。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车厢外表,“鸟巢”成为了重要图案。

■记者 马丹丹/制图      

        “6节车厢通过内外部的贴纸和还原的部分设施,一定程度复刻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至今的典型车型,同时通过车厢内的图文、视频,讲述北京地铁车辆、车型的发展以及车辆技术的发展。”北京地铁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阮磊介绍,北京地铁在首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这次“时光列车”的上线,可以串联起北京地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片段,回顾首都轨道交通发展的同时,给予乘客更为丰富的出行体验。

        当踏上“时光列车”首节车厢时,横向布置的绿色座椅,车壁的木色纹理,车厢顶部的复古风扇瞬间带人“穿越”回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北京地铁。“这节复制的是20世纪的dk2型车,是咱们北京地铁开通运营后的第一个车型。”北京地铁1号线检修中心技术助理栗亚楠说,列车两端的车厢分别设置为20世纪60年代的dk2型车、70年代的dk3型车样式,第2节、第5节分别设置为80年代dk11型车和90年代的dkz4型车,中间的第3节、第4节蕴含了新世纪两个10年的“双奥”元素,以2008年8号线奥运支线dkz15型车与冬奥支线智慧冰雪列车为设计原型。

     60 年代车厢内,一个男孩与自己的父亲互动。

     70 年代车厢内,一名乘客坐在车厢内的横排座椅上自拍。

     80 年代车厢内,座位靠背复刻了当时装饰沙发布的图案。

     90 年代车厢内,一名乘客在拍摄“一线”和“环线”的线路图。

        一一走过6节车厢,像是从一个时空“穿越”至另一个时空。60年代、70年代,贴满车厢的“文化墙”告诉大家北京地铁开通初期从战备需要走向百姓生活的历程;进入80年代的车厢,北京地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乘势发展,根据1989年的统计数据,当时地铁的全路网客运量已经达到3.1亿人次。迈入新世纪,北京地铁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08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地铁相继开通4条线路,线路网越织越密,乘客出行也越来越便捷。在展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车厢里,“智慧”成为特色,“魔窗”系统展现列车到站信息,这节车厢原型为冬奥支线列车,该车型采用全自动驾驶技术,代表着智能地铁列车国内先进水平。

        “全自动驾驶、智慧运维……以前谁能想到地铁的发展会这样快呢?”北京地铁1号线乘务中心的刘彦平是位有着40年工作经历的老地铁人。刚刚工作时,他所工作的车辆正是dk2型车。如今,即将退休的他看着满载往昔记忆的“时光列车”有些不舍,也有些感叹。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车厢内,,两个地铁迷在展示一张“文物”——当时贴在车厢内的线路图。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车厢内,窗户被改造成显示屏,名为“魔窗”。

        “整整40年,我看着北京地铁线路越来越多,列车越跑越快,服务越来越好。希望下一代地铁人继续见证地铁新的跨越。”

        8月8日下午,“时光列车”正式上线试运营。在古城地铁站,一群“小地铁迷”早早等在了站台上。他们互相讨论着列车所展现的车型,兴奋不已。“我从小就对地铁感兴趣,但是很多老车型已经不再上线运营,这次能看到老车型的复刻真是太幸运了。”今年15岁的王同学告诉记者。

        坐上“时光列车”的乘客也有不少感叹。今年59岁的刘阿姨告诉记者,刚刚进入车厢时让她吓了一跳,“让我想起几十年前坐地铁的经历。那时候坐车就是一张小纸票,时间过得可真快。”说完后,刘阿姨举起手机拍下车厢照片发给了女儿,她说:“也让年轻人看看以前的地铁是什么模样。”

        北京地铁1号线乘务中心党总支书记刘建杰介绍,“时光列车”运营时间段为工作日的14时至15时,运行区段为古城站至复兴门站。

 ■本文摄影 记者 周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