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面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虽然夏至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出汗较多,缺乏食欲。因此,夏至又称“苦夏”,为了应对“苦夏”,夏至吃面是大家的首选。

    “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些谚语,人人耳熟能详,更是一种传统的民俗。

    夏至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在我的故乡,夏至吃面有尝新的意思。家家户户在这天中午,一定要吃一碗夏至面。

    20世纪70年代初期,父亲在外地工作,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而我们兄妹关心的是早一点过夏至,母亲的夏至面也就成了那时最吸引我们兄妹的美味之一。

    记忆里,夏至那天,母亲总是很早就去地里劳动。晌午,母亲也总是带着仪式感地提前一两个小时收工。到家后,母亲就开始制作夏至面了。她先到后院的菜地里摘一些番茄、豆角、黄瓜、小葱等放在灶房。母亲洗了一根黄瓜,让我们兄妹分着吃,先垫垫饥,我们边吃边看母亲做夏至面。

    母亲有条不紊地先把豆角、番茄、小葱、蒜瓣洗净切好,在橱柜里拿出两个鸡蛋在碗里打匀。这时,我主动在灶膛烧火。一切食材准备好以后,母亲往铁锅里倒入菜籽油,先把鸡蛋炒好,放到碗里备用。接着,锅里放入黄豆酱、蒜瓣、小葱煸炒一下,再放入豆角翻炒几次,加一点水,炒到七八成熟,放入番茄和炒好的鸡蛋,添加调料,加适量的水,直到炒熟。

    随后,母亲把面粉舀入盆里,在面粉里加少量盐,再加一个鸡蛋,用凉水和面,水慢慢的加,搅成面团。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面条既劲道又爽滑。她将面团揉到光滑后,盖上盆醒面20分钟左右。等面团醒好后,母亲把它揉成圆形,然后用擀面杖一点一点把它擀开。擀的时候要转着擀,用力要均匀,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会又圆又薄,然后叠好后切成面条。

    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母亲把案板上的面条在手里抖一抖,再下入锅,等几分钟就熟了。母亲把面条捞入一个凉开水的盆里,再捞出三碗面条,分别浇上炒好的菜,端到庭院红枣树下的小桌上,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此刻,母亲和我们兄妹围坐在一起。轻风拂面,美食入口,别提有多惬意了!我和妹妹一边吃面,一边听母亲讲述有关夏至面的传说。那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多年以后,每当回想起母亲做的夏至面,总是令我垂涎欲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我在故乡小镇、县城读书到参加工作,每年夏至,没有回故乡一次,也没有吃过母亲做的夏至面,我感到很遗憾。

    记得有一年,单位领导委派我和一位老同事两人去苏南出差,那天刚好是夏至。当列车停靠在站台时,心中五味杂陈。这个车站距离故乡小山村最近,只有20公里,而我却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吃上母亲做的一碗夏至面。

    多少年来,在铁道线上摸爬滚打的艰苦岁月,没有让我流过一滴泪,而那时,不禁泪流满面……

    如今,夏至还是年年过,夏至面还是年年吃,然而再也吃不出儿时那妈妈的味道了。小时候的夏至面,那回不去了的乡村时光,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念想。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