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一般指定西市全境六县一区加白银市会宁县。1876年(清光绪二年)正月初六,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前往新疆平叛,经陇西入会宁、过定西等地(不懂为何走得这么绕),沿途看到土地瘠薄,民不聊生的境况,就给光绪帝上了一道奏章。称“凋耗殊常,陇中尤甚。弥望黄蒿孤城,人间阒(qù)寂……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自此,“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便成了当地的一顶穷帽子。传来传去,略去“于”字,通称“苦瘠甲天下”。

    这次“陇中行”采风,走访了定西市通渭、陇西、渭源、临洮四县,见到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这个此前有所闻但未曾见,也见到了诸多闻所未闻,有个四记八字印象。

     一记通渭“黄”与“红”

    一说“黄”字。采风首站是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就是飞机上看到的那种黄褐色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数次乘飞机去西北,这景象深深刻在了脑海里。但高空俯视与地上看迥异,这次在地上看得更清晰。亿万年来,那连绵的黄土,被流水年复一年、水滴石穿地不断切割,切割成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无数碎块。在陇中以至西北地区,阅读和与人交流,有仨字得认得。一个叫“塬”,说的是四周被流水切割,但顶面广阔、平缓的黄土;另一个叫“墚”,指被切割成长条状、坡陡顶平的黄土;再一个叫峁,是顶部浑圆、斜坡陡峻的黄土丘陵。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基本由这三种黄土形态构成。通渭县正处在这个区域,少塬而多墚峁,可见被大自然蹂躏之深。我们乘轻型越野车在墚峁纵横、沟壑交错的黄土悬崖中穿行,不断地绕山。就是绕那种土山包。连续拐弯,尽是掉头弯儿。越野车一会儿吃力地上爬,转眼又轻快地下行。这时,脑子里冒出妇女被拐卖骗婚到边远山区的景象,心想,假如被拐骗到这儿,插翅也跑不掉的。可司机陈师傅却显得很轻松,他说,干路正修路,我们走的是村级公路。我猜就是那种“村村通”,这正好让我们的采风更“深入”。蓦地,眼前柳暗花明,一条笔直的灰黑柏油马路,两旁是橘黄瓷砖砌就的人行步道,步道上一排少青树龄的法桐,风抖树叶向我们招手。采风目的地——山楂小镇到了。

    二说“红”字。小镇是独立的山楂主题生态园,距常家河镇约两三公里。我们在小镇的山楂苑——一个庄园式酒店小住了两天,了解了这里发生的沧桑巨变和现代传奇。

    常家河镇胜义村有个人叫常海增,穷得15岁外出打工,踩着改革开放的鼓点创业致富,富了之后慷慨反哺桑梓,掷千万元成立了一个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带动,致力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培育合作社的产业支柱,他们在“黄土”上探索种植山楂并获得成功,为家乡栽上了一棵摇钱树。继而又把合作社这个田园综合体,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果蔬采摘、餐饮住宿、度假养生于一体的山楂小镇。

    昔日贫困的家乡今天成了他人的诗和远方。那致富的山楂树、幸福的山楂果满地都是,满坡都是,满路都是,房前屋后全都是。春天,粉白橙白色的山楂花开,香雪满枝,景色迷人;夏时,一簇簇青涩的果子缀满枝头,压弯了枝条;秋月,万亩山楂红似火,累累红果十里香。挂满枝头的山楂,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感受“春观叶、夏赏花、秋摘果”的乡村文化旅游模式,成为通渭县旅游景区中的后起之秀,创下通渭乡村旅游之最。2023年,投资1.56亿元打造的山楂小镇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也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山楂红了,日子火了,常海增也红火了。2021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若问只一个山楂小镇红,会否以偏概全?答曰:小镇红了,还愁通渭不红吗!

     二记陇西“史”与“药”

    陇西,因处在陇山以西而得名,是多个朝代的巩昌府治所,至今一些地方还能看出辖5府21州的“大元巩昌都总帅府”痕迹,凸显历史人文的厚重。

    三说“史”字。有“天下李氏出陇西”标签的古建筑群——“李家龙宫”最为有“史”,它始建于初唐,坐落在陇西县城中心,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故又名李氏祠堂,因蓝底金字的“李家龙宫”匾额乃李世民御笔亲书而闻名海内外。宫内前部建有戏台和五座楼,谓之“前五楼”。后部是主祭堂建筑群。主祭堂两侧殿中供奉道教始祖李耳、李耳九世孙——陇西房始祖李崇、纯阳真人李琼等李氏神人名流。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1899条雕龙,寓意“十八子李”根深叶茂。步入龙宫,犹入龙潭,亦如入龙园,房檐屋脊雕梁画栋处处是龙。但这个“十八子李”寓意更像是讽刺,唐朝兴于“十八子”,也亡于“十八子”。唐朝衰落起于安史之乱,致乱的一个要因是杨贵妃,杨乃寿王李瑁正妃,而李瑁正是李隆基第18个儿子。18谐音“要发”,发生了安史之乱。

    李家龙宫,感觉就是李氏家族的“大槐树”,但李家祖训家训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有史的地方还有威远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宰相韩琦在古渭州地修筑古渭砦城,并于砦东一里东北坊建一瞭望谯楼,名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元中统二年(1261年)移置于现址。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通高26米。登临威远楼,脑中就浮现古代将士纵马疆场,心中就荡起《三国演义》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在陇西一中,还特别参观了“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学术陈列”。生于陇西的罗锦堂先生,1960年1月10日,以《现存元人杂剧本事考》论文,通过了胡适挂帅,梁实秋、郑骞、台静农、戴君仁、李辰冬和苏雪林七位著名学者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七对一轮番提问的答辩,成为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研究罗锦堂十几年的王长华先生亲临讲解,听后受益匪浅。这一切,都让我深感:陇西,人杰地灵。遂由衷地赞叹!下笔时,以为这不算史。一想,不仅是史,且是创造历史、永驻青史。

    四说“药”字。俗话说,“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医生也说“病是吃出来的”。有病得治,治病需“药”,药从何来?于是乎,陇西有了“千年药乡”“天下药仓”“西部药都”的美称。在陇西,第一个看的就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药博园,那叫一个大,比体育馆大。展出的黄芪,那叫一个大,长2.45米,被称为“黄芪王”。甘草、红芪、地骨皮,那叫一个大,小树似的。大黄,那叫一个大,宛如人的两条腿还连着臀和腰……我明白了,中药材偏爱陇西的土壤和气候。陇西黄芪、党参、当归最为著名,入列“十大陇药”前三。党参与当归,均为陇西特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陇西还是“中国黄芪之乡”,南北朝著名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近年来,陇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品种300多个,总产量达3万余吨,产业总产值达300多亿元。成为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全国中医药原料保障供应基地。

(作者单位:住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