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全社会的智慧与力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大国当自强,工业强基是基础。作为市属国企,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不忘初心,牢记工业强基的使命,努力做优做强装备制造业,构建“高精尖”产业格局,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更是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工匠型人才,他们成长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一些优秀人才代表更是荣获北京市劳模称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国重器”的匠人精神。

14年金色焊花中练就过硬本领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焊工周闹闹

北京巴威公司技术能手周闹闹                                           ■企业/供图

        2005 年8 月毕业于河南省洛阳市中油一建技工技校的周闹闹,因在校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至北京巴威公司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在重容车间电焊段一干就是14 年。他凭借扎实肯干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屡获北京市以及国际大奖,更是于2019 年5 月获得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多学习总没坏处。”这是周闹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所在重容车间承制的为北京巴威公司各种集箱管接头以及锅炉重要部件的焊接,有着相当高的生产难度。在这种要求下,周闹闹凭借着刻苦学习的钻劲和勤奋好学的学习悟性,短短几年内将焊接工艺参数选择,焊接手法、焊条输送速度、焊接方向和角度选择等焊接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不仅如此,他不局限于手把焊一种焊接方式,其它如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式也是得心应手。

        周闹闹还把平日生产中遇见的许多问题记录在案,逐一分析解决,做好每一道口的焊后记录,这一务实的工作作风使得他的焊接合格率高达99% ,并且常年保持在这个水平。技能大赛更是检验一名技能人才的“验金石”,周闹闹通过多次选拔比赛迅速积累大量大赛经验,于2015 年7 月初,代表公司参加了“北京·埃尔福特职工国际焊接对抗赛”,全身心的投入让他拔得头筹,为公司赢得极大荣誉。

        2016 年,国家首个百万等级“一带一路”走出去项目——印尼爪哇2x1050mw 超超临界锅炉为公司重要的海外出口项目。车间生产任务重,产品交货期短,周闹闹在焊接过程中,对项目的受压件焊接仔细研究,严格遵守焊接过程卡,确保每个部件的焊接质量达到100%的合格率。但焊工段在焊接高温集箱时,因材料问题焊接收弧处总是出现严重的收弧裂纹,严重影响车间生产进度。周闹闹凭借丰富的焊接经验,带领班组经过反复试验,通过控制风险因素,采取排除法减少裂纹的产生,通过严格将预热温度控制在204℃-210℃之间,尽量使用细焊条,小电流焊接,并使用间歇收弧方法,最终使得焊接收弧裂纹明显减少,后续焊接合格率达99.3%。这不仅大大了缩短该部件的制造周期,更是解决了公司生产瓶颈问题并节约了制造成本。

        2018 年,是巴威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周闹闹作为公司技术能手中的先锋,顺应公司发展形势,积极参与太阳能光热项目的研发创新和焊接工作。该项目不同于传统的燃煤锅炉,由于其管壁只有1.5 毫米之薄。通过周闹闹的刻苦钻研,摸索出了太阳能光热项目不锈钢薄壁集箱与薄壁小管接头及大管接头的焊接方法,克服了大管接头不带衬环与集箱实现焊接、小管接头采用新型承插结构的全焊透等焊接技术难题。

工作中从不凑合的机床玫瑰

——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姚青芳

姚青芳反复试验研究提高生产效率的加工方法                             ■企业/供图

        作为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员工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姚青芳从事车床、数控车床、复合机床的编程和操作工作至今已有20 个年头。日常工作中,姚青芳时刻用“你凑合活儿,活儿就凑合你”的朴素道理来鞭策自己。她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一丁点“凑合”,否则结果就是后患无穷。

        姚青芳所在的精密部件制造部专门为北一机床子公司、制造部提供关、主零、部件。精密部件制造部历来以单件小批量并且加工难度大而著称。怎样做好这项高难度工作,她的经验就是要善于积累工作中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为此,她从2015年便开始着手寻找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稳定产品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加工方法。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不断的探索,经过大量实践,收集资料和信息,整理完善后,她搭建了复合机床加工资料共享平台,且已收录各种零件加工资料近百种。这一平台的搭建使得工人零件加工的准备时间大为减少,为试切首件在时间上、刀具选用上、切削参数上、人员的技术水平上、加工质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效率提升,特别是重复性产品的效率提升尤为突出。

        为了使车间加工参数的使用更规范,选用更合理,操作人员试切时切削参数有所参考,在生产过程中,她与加工中心的师傅一起对数控车和加工中心刀具切削参数进行了收集、汇总。每一个切削参数的确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她通常要反复试验很多次。经过大量的实验,凭借丰富的加工经验,切削参数表终于制定完成。表中共收录了近90种刀片刀具的切削参数,各种刀片刀具如何选用在备注中均加以详细说明。切削参数表目前在制造部得到广泛应用。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打造精品便成为她的目标。以lcr-270 油缸为例,该零件上有几十个相交孔,编程时工艺、工序、切削参数都要系统考虑。尤其是刀具的使用,机床刀位共40个,而该零件的加工就要用39把刀位,刀具如何排列、选择那种刀柄、刀具装卡的长度、零件如何装夹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干涉。这就需要在工作中综合考虑,加倍小心,认真记录下每个细节,她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一次性圆满完成了首件的加工,并记录下来所有的加工细节,为其他人提供了宝贵的加工经验。

以科技创新带动清洁能源设备研发

——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焊接绝热气瓶创新工作室

焊接绝热气瓶创新工作室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                             ■企业/供图

        为了响应国家“蓝天保卫战”的号召,2015 年,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了焊接绝热气瓶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坚持科技创新,研发的产品涵盖了低温绝热气瓶、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d1、d2 类压力容器,具有环保、节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医疗、能源、航天和科研等国民经济各领域。

        创新工作室成员17 人,以高级工程师吕兴民为领军人,以在清洁能源设备研发及应用领域创新为目标,致力于先进气体储运装备的设计开发。创新工作室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号召,研发出了容积为150l~1000l、直径410mm~908mm 的车用液化天然气焊接绝热气瓶,所有气瓶都通过了国家定点气瓶鉴定机构的振动、火烧、跌落等严格的型式试验验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客车、卡车、工程车辆。

        为了配合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工作室开发了cdpw600-1.59v 型一系列适用于公交车的lng 气瓶,仅北京公交公司就安装了近万台,对比燃油车辆,每年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220000 吨。该项目2015 年获得了北京公交公司车辆供应商北汽福田颁发的质量贡献奖,同时该项目获得了2016 年度北京市朝阳区科委专利产业化项目资助。

        为了满足重型卡车节能减排的需要,创新工作室研发了1000l 大容积车用lng 气瓶及供气系统。创新工作室运用建模仿真技术及有限元分析设计的方法,通过在产品瓶体支撑结构、真空绝热、框架轻量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开发出了强度高、重量轻、绝热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的大容积车用lng 气瓶。自2018 年投产以来,该产品已经销售至陕西重汽、山西大运等重卡主机厂6000 余台,相比燃油车辆,每辆车百公里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减少17千克。

        针对2019 年国家对车辆排放实行国六排放标准,创新工作室设计研发了hpdi 大直径气瓶及高压供气系统。该项目通过在低压储存、液压系统等方面技术创新,使燃料储存量增加并提高了10%的行驶里程,车辆加液后无需等待,可以迅速为车辆引擎提供充足的燃料,取消外部的自增压系统,节省了安装空间,降低了燃料泄漏风险,采用高压直喷技术,为重卡车辆提供稳定的供气压力,实现了我国在带泵型大容积汽车用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零的突破。该项目荣获了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一等奖。

        为了开拓国际车用lng 气瓶市场,2017 年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了en600-1.59 系列车用lng 气瓶,通过了素以严格著称的德国交通部审核,取得了欧洲ecer110 认证,标志着天海公司打开了车载lng 气瓶产品销售欧洲市场的大门。

        2018 年,天海公司与代表全球最先进的lng 供气系统及发动机技术的加拿大西港创新公司合作,生产出了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hpdi t6 型车用液化天然气储罐,使天海成为了西港公司的全球第二家、国内第一家制造商,同时也为天海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目前已出口hpdit6产品近2000台。

        除了液化天然气领域,创新工作室还积极探索氢能燃料储存技术,为了满足未来液氢在商用车领域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创新工作室与清华大学合作,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申报了《车用1000l 液氢储氢系统、固定式液氢储罐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项目并得到批准。目前,创新工作室与航天101 所合作开发完成了240l 液氢蒸发容器组件,标志着公司在液氢储运装备领域探索性开始,也为车用1000l 液氢储氢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奠定了研究基础。

        为了配合北京市政府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创新工作室积极投入煤改气专用设备的研发工作,在现有的工业焊接绝热气瓶基础上,结合煤改气气瓶的使用要求,大胆改进,优化了气瓶结构,降低气瓶自重,研发了全自动控制的压力、液位、环境温度自动指示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自动上传至云平台,实时监测供气管路系统运行状态。经过四年的运行考验,气瓶及系统运行良好,受到了上级领导及北京郊区用户的青睐。

        据统计,自2015 年以来,创新工作室完成了重点研发项目38 项,编写完成国家标准1 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企业标准5 项,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8 项、实用新型专利13 项。2018 年被评为北京市级创新工作室,2019 年被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清洁能源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潜心研究污泥处理的环保先锋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经理、高级工程师徐兴华

徐兴华参与、主持设计及负责十余个污泥项目                              ■企业/供图

        第一次见到徐兴华的人,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脸庞白净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会和污泥有何关联。但他却以亲身经历彰显着与污泥的十二年深厚情谊。他扎根污泥处理行业,精于设计,强于工程,用实际行动履行环保人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守与职责。

        在2005 年至2008 年的硕士研究生期间,徐兴华就一直从事北京市污泥的环境影响研究;2008 年毕业加入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他继续从事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研究工作。从基层一线技术人员开始做起,先后担任事业部设计工程师、设计室主任、经理助理、副经理及经理等职务,并先后参与、主持设计及负责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污泥焚烧项目、呼市污泥水热干化项目、青岛污泥水热干化项目、云南石化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温州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佛山污泥干化项目、上海竹园污泥干化焚烧项目、上海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浙江省舟山市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等十余个项目,其参与、主持设计及负责的污泥项目累计处理能力超过3000 吨/天。

        由他担任项目设计主责的佛山污泥干化项目,在国内尚未有相关工程案例参考下,经过泥质特性分析、掺烧比例实验等不断摸索,他带领项目组参与开发市政污泥 生活垃圾掺烧工艺,仅用9 个月时间完成项目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验收,其依托本项目组织研发的桨叶干化及载气冷却成套装备入选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联合评选的2015 年“国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装备”,其参与开发的“污泥 生活垃圾掺烧工艺”入选环保部“环境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其带领实施的佛山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环保技术示范工程”,为行业内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开辟了一条无害化处置路线,起到了良好的技术工程示范作用。

        他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京城环保污泥方向科研课题30 余项,参与环保部公益性污泥研发项目一项,取得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 篇,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著作的编写工作,科研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徐兴华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中,《离子除臭设备的研发》获得京城机电技术经济创新奖,《单台处理规模为24t 干基/d 的污泥焚烧炉成套设备》获得京城机电技术进步二等奖,《采用高效、节水型成套冷却装置对干化载气进行处理》获得京城机电“降成本、增效益、出实招、献良策”主题活动一等奖,《桨叶式干燥机实验研究》获得公司技术进步奖。

27年一线锤炼形成一套系统绝活

——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技质中心检验班长路青

北人智能最不知疲倦的检验师路青                                      ■企业/供图

        “做品牌、树口碑”是路青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品牌就是北人智能的形象,口碑就是服务满意的信誉。这些年,他的名字和北人一样响亮。1993年,路青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从装配车间装配钳工干起,先后任试车领机、调试师、质量检验师,27年的一线从业经验,让他在设备装配方面积累了一套系统的绝活,他能用最短的时间判断和分析出故障原因,并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

        2018年底的印刷旺季,公司一河南客户急切希望设备能尽早投产,得知需求后公司立刻选派路青前往负责设备安装调试。他到达现场后,迅速确定设备位置,协调印刷辅料,明确任务目标,连续奋战3昼夜,直至第4天凌晨1点印刷出合格印品。这比标准安调期提前了3天。正是这过硬的“看家本领”,广东新华、福建新华、重庆旭阳、陕西思维等多家印刷厂都纷纷点名要求派他去安装维修。这些年,他先后解决了河南四合印务周向局部套印不准、江苏通达印务印刷起花及拖脏、南京凤凰新华印务印版歪斜等技术难题50 多项。正是凭借一份对服务的执着和勤奋,他对设备故障做到了快速诊断、迅速排除,也因此成了公司最不知疲倦的检验师。有过这样一个统计,路青这几年平均每年出差两百余天。

        作为公司的设备安装调试和设计人员,他既是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更是创新成果的直接实践者和推广者。2015年,路青在一次安调设备时了解到:由于部分书籍是0.5 个印张,一个印张在经折页机后,需要人工把折叠好的两张相同0.5 印张抽出,这样一来每年人工费用就要多出80 余万元。他了解到目前广州一家企业使用日系三菱商业轮转印刷机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到现场,对进口设备进行学习研究,并带回了大量详细的技术资料和设备照片,向公司提交了建设性报告,表明国产的技术也能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在路青的提议下,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启动轮转机双折页0.5 印张分切分折项目。路青作为主要参与者和骨干力量,和其他设计人员一起忘我工作,于当年11月完成项目试验。路青带着首台样机在广州进行调试并投入使用,该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极大地提升了北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北人智能推出了新型高速书刊轮转机,路青依然是项目组的负责人,他带领大家负责样机现场组装调试,为增加新功能在已经安装好的零部件之间打孔、攻丝两百余个,还增加了一键补水、套印多点触控等一系列的生产自动化改进措施,并改用折页机防蹭脏皮带,有效地提高了成品率。新产品相比同类产品印刷速度快,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用户纸张消耗,每年可为用户节约纸张费用约10万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