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副中心目前已制定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指导意见,要求副中心范围内新建的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

        副中心工程办总工程师陈晓峰说:“优先采购全寿命期中环境影响小、环境绩效优的绿色建材,在工程规划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碳排放控制,制定合理碳排放控制目标,助力副中心率先实现碳中和。”此外,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将全面推进bim技术深入应用。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通过优化布局和换乘系统,每天可为单向47万人提供安全快捷、舒适智慧的公交出行,并实现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内到达,国际机场和首都核心区半小时抵达,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10分钟内达到。

        京投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刚介绍,该工程引入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采用中深层地热等绿色可再生能源,采用市电与光伏发电、电制冷与冰蓄冷等能源供给系统,在保证用能可靠性基础上实现大量节能,枢纽项目地上地下工程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枢纽内部实现冬季近零碳排放。

        枢纽地下建筑由4层改为3层,可节约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此外,该工程优先区域内慢行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90%。并将2条城际铁路车站、3个地铁车站、公交车站等集成一体,通过下沉广场与共享空间设计,将地下空间地面化、室内空间室外化,打造自然舒适的地下阳光枢纽。

        副中心枢纽运用大数据、5g等技术智能化微导向系统,并提供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的“安检互认”,便利换乘路径。同时将文化艺术引入公共空间,市民可通过空中走廊,在商圈、运河、公园绿地之间实现文化休闲旅游观光。

        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投集团重大项目总监、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在项目规划设计中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性打破了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独立建设的固有模式,实现一体化规划建设。游客可从地铁换乘站经由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参观游览。

        目前,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已完成混凝土主体结构。三大建筑的能源主要来自地源热泵,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40%。为确保文物安全,博物馆下部还加设了隔震层。通过满布在结构柱上的242个隔震支座将博物馆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分离开,使建筑最大水平位移变形能力达到1.2米,发生地震时能有效消减74%的地震力。工作人员介绍,按目前施工状态,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年底可完成外立面施工。

        东六环路改造工程是联通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也是北京第一条大直径盾构地下道路。东六环改造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线路全长约16.3公里,分为直接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全线设置4座互通立交、9座加宽桥梁。其中入地改造段包含7.3公里盾构隧道及隧道内6座横通道。

        东六环路改造工程隧道段全长9.16公里,其中盾构段长7.34公里,盾构单次掘进长度全国第二。盾构技术是在地面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东六环路改造工程成功利用超大直径盾构,解决了高等级交通道路在城市区域引入地下对城市本身和对市民带来的生活、工作等诸多影响,对解决其他高速公路向市内延伸产生示范效应。

        首发集团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处负责人何历超说,东六环入地改造项目隧道段目前正进行盾构始发掘进的最后准备工作。东六环改造工程完工后,将地面原六环打造成为“高线公园”,预计增加绿化面积约50公顷,未来在隧道中行车时,灯光照明将实现智能控制。